千寻位置对外揭晓“千寻位置技术体系的冰山图谱”(千寻位置-自主技术创新突破)

2021年5月26日,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,千寻位置公布了“千寻位置技术体系冰山地图谱”,包括一个基础、两个引擎、三个核心能力和一个操作系统,形成了千寻位置技术体系的坚实基础。

时空智能作为千寻位置创造的硬核技术,可以实现动态厘米级定位、静态毫米级感知和纳秒级授时。通过在底层的不断赋能,被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应用,出现在大众视野。千寻位置的能力,像冰山一样,逐渐浮出水面。

2021年5月26日,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,千寻位置公布了“千寻位置技术体系冰山地图谱”,包括一个基础、两个引擎、三个核心能力和一个操作系统,形成了千寻位置技术体系的坚实基础。

千寻位置技术体系冰山地图谱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千寻位置于全球,构建了“星地一体化”的时空智能基础设施,构建了从互联网/卫星播放平台,到智能终端到,高精度地图的独立可控产业全链路,形成了一批产品、服务、解决方案和操作系统,催生了AloT新物种和规模化新应用,不断让自主技术创新突破。

技术创新模式

建设准确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,是创新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。在全国建设和运营大规模卫星基础增强系统,满足国家战略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,推动许多技术领域的进步和突破,推动北斗卫星系统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。

2016年5月18日,千寻位置宣布,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“全国一张网”正式投入运行,开始为全社会提供实时厘米级、后处理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,减少电离层、卫星钟、星历等卫星定位过程中的误差。

但是建设和运营项目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。数千个网站的建设,覆盖了中国广阔的土地面积,放眼世界,这种技术模式比较创新。

“面对未来百亿终端设备对时空智能服务接入的需求,该网络必须覆盖全国。如果只在一两个省建立网络,那就毫无意义了。手机或汽车不能只在一两个省市推出。要将全国数千个基站连接成一个网络,需要数千条专线来挑战网络的稳定性、可用性和安全性。”千寻执行官陈金培说。

进入“无人区”,千寻位置将天空卫星建立在云计算和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,形成一支了解互联网、地球科学、空间科学、气象科学等技术的百人算法团队,从基础增强站接收器、“潜龙”时空服务器、基础增强系统软件算法,全部开发,满足高并发性、高可靠性、高可用性、快速迭代等要求。

潜龙时空服务器△潜龙时空服务器

为保证服务全天候运行,千寻位置通过7x24小时全链路动态运维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基站的健康运行状况。发生故障时,不仅可以依靠跨省专线双备份、全国专线、省级双汇聚双路由,保证客户的正常使用和应用,还可以通过覆盖全国的基站在故障区进行算法优化,支持定位数据的持续准确播放和服务的连续性。

目前,“全国一网”系统分布在全国基站实时接收北斗、GPS、GLONASS、Galileo、QZSS五星座卫星信号通过专网传输到国家北斗数据处理中心,通过部署数据中心的千寻位置云平台实时播放差分数据。系统全部采用国产设备,核心技术和算法全部独立可控,链路可靠性高达99.99%,基站单站可用性高达99.9%,平均无故障时间30万小时。

2018年,千寻发布了“星地一体化”高精度时空服务“天音计划”,建立了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高标准、高可用性的星基增强服务,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的性能和覆盖范围。“星地一体化”使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互联网双通道广播,即使在通信网络覆盖不良的地方,如沙漠、海洋、高空等地区,继续提供7个×24小时空间智能服务。目前,“星地一体化”的可用性达到99.99%,连续性达到99.99%,完整性指标达到10-7/小时。2021年6月,千寻地理位置和众多合作伙伴打造的一批支持“星地一体化”厘米级时空服务的终端产品将陆续上市,涵盖地理信息、电力检验、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应用。

“人类对时间和空间位置的需求正逐渐从粗略到准确,从事后到实时,从静态到动态,从地区到世界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表示,在智能浪潮中,时空基础设施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,卫星导航系统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变化,中国有望建立“高、中、低轨道卫星与基础增强系统”理想的时空连续无缝三维时空基准服务系统。

转自千寻位置官网

莱佳德科技提供测绘仪器以旧换新,测绘仪器维修,测绘仪器检定,全站仪租赁销售,工程测量业务承接。 需要购买全站仪GPS-RTK水准仪经纬仪测绘仪器,或有测绘仪器相关问题可以联系莱佳德科技

版权说明|莱佳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尊重原创,图片和文章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单位,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。

苏ICP备2022025297号
点击咨询客服
点击咨询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