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坑变形监测方案怎么写?
工程设计资料:本次基坑变形监测是为某建筑工程项目提供监测服务而制定的方案,该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参数已获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确认。
一、方案编制依据
1. 工程设计资料:本次基坑变形监测是为某建筑工程项目提供监测服务而制定的方案,该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参数已获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确认。
2. 合同承诺:本次监测服务是由我单位根据合同承诺提供的专业服务,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3. 相关规范、标准、法律法规:本方案编制参考了《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》(GB50497-2009)、《工程测量规范》(GB50026-2007)等相关规范和标准,同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。
二、工程概况
1. 建设项目:某建筑工程项目,位于XX地点,建设规模为XX,周围环境情况较为复杂,包括周边道路、建筑物、地下管道等。
2. 基坑开挖深度、周长、面积:本次基坑开挖深度为X米,周长X米,面积X平方米。主要地层为XX,水文地质状况一般。支护形式为XX,主要监测项目包括XX。
3. 周围环境情况:周边路面、建筑物等距离基坑边缘的距离分别为XX、XX,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。
三、监测目的、项目及测点布置
1. 监测目的:本次监测任务是为了实时掌握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,确保基坑施工安全,避免因变形导致的事故发生。
2. 监测项目:根据工程特点、周围环境情况、地层及水文地质状况,本次监测包括XX、XX、XX等项目。
3. 测点布置: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,监测点布置在基坑支护结构的各个关键部位,包括支护结构本身、周边环境中的重要建筑物、地下管道等。测点数量和位置应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。
四、监测项目级别、频率及预警值
1. 监测项目级别:根据设计方案及相关规范标准,本次监测项目分为 ** ,一级为关键部位监测,二级为一般部位监测, ** 为安全巡查。
2. 监测频率:根据不同级别的监测项目,监测频率应有所不同。一级监测部位应每天监测一次,二级监测部位应每周监测一次, ** 安全巡查应定期巡查。
3. 预警值:根据不同级别的监测项目,预警值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。一旦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,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。
五、监测方法及精度
1. 监测方法: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,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,如水准测量、全站仪测量等。监测方法的选用应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2. 精度要求: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,对不同的监测项目提出相应的精度要求。精度要求应符合相关测量规范和标准。
六、监测组织架构及仪器设备
1. 人员组织:本次监测任务需要配备具有一定经验和技术水平的监测人员,包括观测员、记录员、数据分析员等,并建立相应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。
2. 仪器设备:本次监测任务需要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,如水准仪、全站仪、计算机、打印机等。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经过检定机构检定合格,并在有效期内使用。
七、监测频率、控制值及报警值
1. 监测频率: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和开挖深度,监测频率应适时调整。在基坑开挖初期,应每天监测一次;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,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;在关键施工阶段,应增加监测频率。
2. 监测控制值: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,对不同的监测项目设定相应的控制值。一旦监测数据超过控制值,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。
3. 报警值: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,对关键部位的监测项目设定报警值。一旦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,应立即发出报警信号,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。
八、异常现象处理措施及信息反馈制度
1. 异常现象:在监测过程中,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现象,如数据波动较大、数据连续下降或上升等。针对这些异常现象,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,并及时向建设单位、设计单位等相关方通报情况。
2. 信息反馈制度:建立完善的监测信息反馈制度,将监测数据及时向建设单位、设计单位、施工企业、监理单位等相关方通报,并定期呈送监测报告。在出现异常现象时,应向相关方及时通报并说明处理措施的效果。
九、附图及表格
1. 监测平面设计图:绘制基坑支护结构的平面图,标明测点位置和监测设备布置情况。
2. 基准点、工作基点、监测点埋设大样图
莱佳德科技提供测绘仪器以旧换新,测绘仪器维修,测绘仪器代检,全站仪租赁销售,无人机 无人船、三维扫描仪、工程测量业务承接。 需要购买全站仪、GPS/RTK/GNSS接收机、无人机、无人船 、水下无人机、水准仪、经纬仪、管道探测等测绘仪器设备,或有测绘仪器相关问题及测绘工程类的业务可以联系莱佳德科技(leicado.com)。
版权说明|莱佳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尊重原创,图片和文章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单位,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。